免费热线:13220535006
   演讲网全国各地分站

领导口才-以禅道之论明之

发布时间:2009-10-28 14:06 作者:演讲网 点击:
精彩导读:
人是自然界漫长进化的产物,这就决定了相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人始终都是一个有限的存在物,将 永远面临生之有涯,而知之无涯的理性困境之中。再者,无论人的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个体的人 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多么高的智谋、多么巨额的财富、多么大的权势

    人是自然界漫长进化的产物,这就决定了相对于整个世界来说,人始终都是一个有限的存在物,将
永远面临“生之有涯,而知之无涯”的理性困境之中。再者,无论人的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个体的人
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多么高的智谋、多么巨额的财富、多么大的权势,他都会具有自己难以解决的现
实矛盾。对于这种人的与生俱来而永远不能现实解决的“类问题”,世俗的智慧和现世的幸福都难以排解
人的心理上的虚空和迷茫。而佛教中虚空、顿悟和超越现世的思维方式即禅意,则给人们摆脱去之无方、
挥之不去的迷情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等道理。体
现这种禅意主旨的不是对矛盾的现实解决,而是主张“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以自身的空而点化现
世的空,从而使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摒弃尘世的七情六欲,或者安之若素,得之不喜,去之不悲。禅
意是一种另类的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治病”的前提是认为无病,因而就不治或者不必治,因为现
实中本来有很多矛盾是无解的,顺其自然、泰然处之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说服人的过程中,运用禅意往往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乃至绝处逢生、无门而遁的效果。如,某深山
寺院中一僧嫌山高地僻,遮挡了自己的视线,拘束了自己的心胸,要求出山周游,以利于修行。他的师父看
着小溪中拦水的竹篱和天空中悠悠的白云对他说:“竹密岂妨流水过,山高哪碍白云飞。”弟子一听顿悟。
又如,有人问一禅师:君子小有过失就被人责难,而小人终身为恶,为何人们却不以为然?禅师说:君子的美
德有如美玉,瑕生于内,必显于外,故见者生异。小人者,日日所作,无非过恶,又安用言之?社会或公众对
一个人严格要求,说明这个人处在君子的位置上,当一个人不被社会和公众苛求的时候,那么他即使不
是小人,恐怕离小人也不远了。禅意还讲究道就是平常心,生也不道,死也不道,好事不如无,使自己尽可能地减少事和时对身心的羁绊。另外,禅意思维是超越世俗智慧的,但它又集纳了许多世俗的智慧。据传,乾隆帝游镇江金山寺时,面对满江的风帆,对陪同游览的住持说:“你能否数清江上有多少只帆船?”住持
从容答道:“不过两只,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乾隆大为叹服。另如,有人见人们在朝拜菩萨时特别虔
诚,而菩萨似乎也是一副虔诚膜拜的模样,就问:“人们求菩萨,菩萨求谁?”菩萨庵庵主回答说:“也求
菩萨!”那人问为何,答曰:“求人不如求己。”总之,口才有千奇百变之妙,而运用禅意禅力往往是无法之
法,是专治口舌争锋中疑难杂症的秘方。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演讲网 admin]

更多>>写作顾问

王 临
王 临
中国演讲网站长、《中国好口才》项目组组长、中国著名公文写作专家、公务员《能讲会写》创始人...[详细]

更多>>培训顾问

文若河
文若河
北京大学公众演讲与管理沟通课题组组长,中国着名口才理论家与实践家、“口才树”理论体系创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