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热线:13220535006
   演讲网全国各地分站

演讲与口才之师生口才 何谓曲问?

发布时间:2009-10-29 16:40 作者:演讲网 点击:
精彩导读:
这里有一篇关于演讲与口才之师生口才 何谓曲问?的文章,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演讲与口才之师生口才  何谓曲问?
    教《愚公移山》,为解词义而问:“‘孀妻’‘遗男’各是什么意思?”这是直问,是最常用的提问方式。特级教师钱梦龙却别出心裁:“这七八岁的小孩去移山,他父亲同意吗?”学生哄堂大笑:“这孩子没有父亲呀!”在笑声中深刻理解了“孀妻”“遗男”的意思。这就是曲问。它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作单刀直入、直截了当的设问,而是另辟蹊径,绕道迂回,从而取得答案。曲问含蓄生动,问在此意在彼,大大增加了思维容量。巧妙运用曲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启学生心智,兼有很高的智力与非智力两方面的价值。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曲问的运用形式主要有:
    1.欲识其本,故问其反。本,是作者写作的本意;反,是唱反调,对教材的内容或形式故作否定,或对教材内容作反面的引申。于“反”处设问,犹投石激浪,本与反的冲突给学生大脑强烈刺激,从而由反识本,因反固本,也强化了思维。教《琥珀》,为了让学生理解科学家把蜘蛛、苍蝇相遇安排在夏天正午的松树上的道理,故意引进反面意见:“有人认为,蜘蛛与苍蝇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能相遇,把它们安排在夏天中午的松树上不太合理,你认为呢?”讨论明白,首先,相遇必须在夏天正午的松林中,只有在松林中,才有松脂,只有在炎热的夏天中午松脂才会溶解。其次,相遇必须在松树上,在松林其他地点也不合适。在小草、蜘蛛网上,松脂滴下,会使它们滑落地下,难以形成松脂球。若在地上,靠地一面又难以被包裹而形成文中的松脂球。从而让学生得到一次严密的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逻辑训练。还可以对教材内容作反面的引申。教《跳水》问:“船长如果不开枪逼孩子跳水,还有别的办法救孩子吗?”让学生用其他各种办法与“开枪逼孩子跳水”作比,得出船长的作法在当时是唯一的选择的结论,从而认识到船长的沉着冷静和机智果断。
     2.欲探其实,故问其虚。实,是问题的实质,或教材实有的内容。虚,是非实质的东西,或教材非实有的内容,如课文的空白点,教材可能引发读者的联想点,以及虚拟的情景等。不从实处直接设问,而是虚晃一枪,以虚探实,虚实相生,达到领悟实有内容、把握问题实质的目的。特级教师林眉云教《大仓老师》时,为让学生理解大仓老师为什么在黑板上把“俺”字写得特别大这个问题的实质,设计了一组问题:1黑板上那个格外大的“俺”字好像对市太说什么?2这个“俺”好像对春美说什么?3这个“俺”好像对全班同学说什么?三个问题从引发学生想象入手,似虚而实,当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想象,有所领悟,“俺”字为何写得格外大的实质也不言自明,大仓老师不嫌贫爱富、同情支持贫穷孩子的公平正直的可亲可敬的形象便屹立在学生面前。教《田忌赛马》,有位教师则虚拟了一个情景:如果田忌按照孙膑的方法结果还是失败了,你们说说这是为什么?经过讨论明白:可能是因为齐威王发现了秘密,采取了相应对策,按上对上、中对中、下对下,或下对上、中对下、上对中的对阵策略都能取胜;也可能是因为田忌的上等马还是不如齐威王的下等马之故。从而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中心,也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3.欲廓其清,故问生惑。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问题的出现意味着在新旧知识之间存在一个空白,不能构成合乎逻辑的链条,于是会产生困惑心理,会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并出现力图统一矛盾达到心理平衡的内在需要,而矛盾的解决又会得到心理的满足。它是引起学生求知欲,产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这种疑惑和矛盾,有显性的,无论产生于教材知识之间,还是产生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材知识之间,都能引起学生探究的愿望。而更多矛盾和疑惑却是隐性的,潜在的。为廓清学生这种潜在的矛盾和疑惑,教师尤其要高屋建瓴,善于在无疑处设疑,在无惑处生惑,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产生探求底蕴、寻求心理平衡的动力,从中砥砺学生的思维。《月光曲》有句盲姑娘的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有位老师不是直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可以看出姑娘是怎样的人,而是这样设问:1盲姑娘刚才的话是“随便说说”的吗?2既然盲姑娘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她为什么要说是“随便说说”的?廓清这个疑惑,便深入地理解了姑娘是一位酷爱音乐、善解人意、体谅他人的好姑娘,从而也有助于理解贝多芬推门入内为他们弹奏音乐的原因。诸如此类的疑惑,可以连点成线,组线成面,疑惑的一一化解,便是对课文的深刻领悟。教《在炮兵阵地上》,重点是让学生从彭总情绪的变化,认识彭总的思想性格,有位老师这样设问:1彭总生平告诉我们他是什么样的人?2既然他是一个令人敬重、爱戴的革命领导,为什么还对团长发火?3既然发火是团长做得不对,为什么彭总要道歉?4既然是道歉,彭总为什么又说“只错了一句”?一疑刚释,又生一疑,惑惑相扣,疑疑得解,从而彭总的思想性格便豁然在目。
    4.欲求其通,旁敲侧击。有些问题难度较大,学生思维一时受阻,这时可以从旁施问,巧于铺垫,妙于引渡,疏浚思维通路。有两种方式:(1)迂回包抄,各个击破。《穷人》中,学生理解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孤儿抱回家抚养后为什么心里“忐忑不安”有较大困难,可用下面几个问题引渡:1桑娜家原有几口人?现在多了西蒙两个孤儿,一共有几口了?2桑娜家生活状况怎样?3桑娜的丈夫靠什么养活全家?桑娜抱回两个孤儿是否和丈夫商量过?这些小问题解决了,桑娜为何“忐忑不安”也不攻自破,桑娜淳朴善良、助人为乐的美好品德的凸现也水到渠成。(2)同类启发,触类旁通。有些问题与学生已知的知识或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类似之处,教学中巧妙沟通联系,利用二者的可比性,以旧探新,以已知探未知,令其幡然醒悟,可收“触处自引申”之效。上《将相和》一课,学生对蔺相如曾答应完璧归赵,面对秦王竟又要与璧同归于尽颇为费解,为帮助学生领悟,一位老师进行了这样的类比——弟弟买了个大气球,哥哥捧住想看一看,可弟弟怎么也不肯,哥哥大喊一声:“再不放手,我把气球捏碎啦!”这可真灵,弟弟一下放了手。弟弟既然对气球爱不释手,后来为何放了手呢?凭借生活经验学生不难明了这是弟弟爱球之故,于是对蔺相如的举动也恍然大悟:这样做是抓住秦王爱璧如命的心理,吓唬秦王,逼其“就范”。
    5.欲得其正,反问归谬。正,指的是正确的结论。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而不觉察时,如果一味简单地加以否定并授予正确的结论,久而久之便会养成思维的惰性,也不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时不妨将错就错,以错误结论为前提,施加反问,衍化出许多荒谬的结论,学生在“上当”“中计”中思辨,在处处碰壁中顿悟,从而训练思维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师向学生提出什么是“呻吟”的问题,学生回答:“就是声音很微弱地说话。”老师不予简单否定,也没有直接纠正,而是故意以学生的回答作为正确前提,用反问加以推理:“同学们上课小声说话,老师说:同学们在呻吟,行吗?”学生马上意识到结论的荒谬性,从而悟出“呻吟”正确的解释应是:在非常痛苦的情况下,小声地自己哼哼。课堂中的归谬有别于反驳敌论的归谬,不能有陷敌论于死地的那种冷嘲热讽的犀利锋芒,而应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在善意的笑声中碰壁醒悟,心领神会。在谬与正的冲突中,以谬求正,磨炼思维。<br>  曲问,“曲”富韵致,可以诱趣激情;“曲”耐寻味,可以促思砺智。就解决问题而言,与直问并行不悖,殊途同归。曲问不是晦涩,不是故弄玄虚,而是建立在心理科学基础上的一种艺术。运用曲问,必须根据教材、学生及课堂的实际,以提高教学效益,发挥其最大价值。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演讲网 admin]

更多>>写作顾问

王 临
王 临
中国演讲网站长、《中国好口才》项目组组长、中国著名公文写作专家、公务员《能讲会写》创始人...[详细]

更多>>培训顾问

文若河
文若河
北京大学公众演讲与管理沟通课题组组长,中国着名口才理论家与实践家、“口才树”理论体系创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