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热线:13220535006
   演讲网全国各地分站

教师国庆节庆建国66周年演讲稿

发布时间:2015-09-24 15:16 作者:演讲网 点击:
精彩导读:
螺丝刀、剪刀、镊子,在茶几上随意摆放,一位老者正全神贯注地摆弄一个网球大小的空心铜球。您在忙什么?我正在做小学生科普讲座的教具。 这是2009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领导手捧鲜花,来到我国著名激光化学科学家、中科院院士xx家中,为其祝贺75岁
  螺丝刀、剪刀、镊子,在茶几上随意摆放,一位老者正全神贯注地摆弄一个网球大小的空心铜球。“您在忙什么?”“我正在做小学生科普讲座的教具。”
  这是2009年5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领导手捧鲜花,来到我国著名激光化学科学家、中科院院士xx家中,为其祝贺75岁生日时看到的景象。
  我国第一个面向青少年的院士工作站、我国首位担当科普大篷车义务讲解员的院士。“我只要还能做得动,就会继续发挥余热,做更多的科普工作。” 在成就等身的xx院士看来,儿童科普也是值得他毕生追求的事业:“这是我最得意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用这个装置,我不用电,只用磁铁,就能让灯亮起来。”在大连市xx区中小学生科技活动中心xx院士科普工作站里,xx院士被孩子们花一样的笑脸包围。他正在为同学们作科普讲解和实验演示。
  “哇”、“太神奇了”、“怎么做到的”,“这就是我来要给你们讲的电磁感应原理。”80岁的xx院士同样满脸笑意。
  寓教于乐,xx院士总是像变魔术一样演示科学原理,吸引青少年探索科学现象的热情。用一面镜子和一块三棱镜把照进窗内的一道阳光,“变”成了一束斑斓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光,映在了雪白的墙上;让一位同学站在绝缘台上手扶静电起电机,数秒后,当她“怒发冲冠时”,全场的学生都在欢呼中看到了“有形”的静电力;为了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大气压力的存在,他特意做了一个“马德堡半球”装置,将两块有机玻璃中间抽成真空,让学生们自己动手看能否将其拉开……科学殿堂的神奇和美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同学们,边听“院士爷爷”讲解原理和实验方法,边举手表示“我也要试试”。
  在一般人看来,院士讲课的对象至少应该是研究生。然而,沙院士却热衷于孩子们的科普知识推广,并且分文不取。他的“听众”涵盖了小学生、初中生和青少年。这里有一份“清单”,记录了沙院士曾经的“科普足迹”:黑石礁小学,黑石礁青少年科普俱乐部,xx区天河中学,甘井子区格志中学,旅顺光荣小学等几所小学……
  “科学要从娃娃抓起”,xx院士始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源自于沙院士自己的成长经历。
  “其实少年时期鼓捣‘怪东西’的时候,并不知其所以然,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对自然科学产生的兴趣。逐渐地,学科学、钻研科学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我生活的第一需要。”xx院士这样说。
  xx院士曾经回忆:“记得读高小的时候,我曾自己动手做了一台无线电矿石收音机。从中药店买来名叫“黄铜矿”的小石头(硫化铁晶体),然后用一根铜丝做成针尖与矿石面接触就成了检波器 ,长大后才知道这就是现代半导体二极管的雏形。当时我觉得,亲自动手做实验可比只背书本有趣多了。喜欢做实验,并不等于“排斥”书本,而是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一段时间,我把学校图书馆所藏的科普书籍差不多都借来读了。”
  xx院士认为,大部分优秀科学家的道路都是从兴趣引发的,现在社会上做的科普工作也都是要引发孩子们的兴趣。如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深入人心。但记得“文革”时期,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就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搞化学激光的一个小组仍然冒着风险上班做实验,就是武斗期间也没有停过。大家当时私下交流想法,很简单的解释就是兴趣,那时的化学激光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新鲜而神秘的领域,值得我们去“探险”。
  “况且最重要的是,这个成果拿出来,实质上是对国家大有益处的,所以我们宁可自己受点苦,也要继续实验。”xx院士说:“我们这一代人是看到过祖国的科技落后的局面的,让中国的科技力量强大起来,是我成长过程中逐渐明晰的梦想,相信也是全体科技工作者的梦想。现在,这一梦想需要传承,娃娃爱科学、学科学,就是我的中国梦。”
  “趣味科学实验,动手又动脑;探索自然奥秘,培养创新能力”24个天蓝色的大字嵌在工作站的墙壁上,这是xx提出的建站宗旨和追求。
  面对工作一丝不苟,平时在大家眼中,沙院士是一个和善的小老头,不认识的人经常叫他“老师傅”。
  而就是这位朴实无华的老人,不但发挥专长,励志科普,还总是默默地奉献爱心。多年来,他积极响应大连化物所工会号召,为患重病的职工慷慨解囊;2003年,他从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奖金中拿出10万元捐给了化物所,作为研究生的奖励基金。在四川汶川地震中,他一如既往,多次捐款,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
  最令人难忘,还是xx偕同夫人余道容资助失学儿童、贫困生重返校园的事迹。
  2005年8月下旬,xx院士赴xq乌鲁木齐参加中国科协学术年会,夫人余道容同行。当得知当地因家庭困难失学、辍学的儿童较多,尤其女童居多时,他们决定向“春蕾计划”捐助,每年出资2800元,资助7名xq特困学生的学杂费、书本费,直至她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随后,xx夫妇又陆续资助了四川5名汉族学生和5名藏族学生,每年出资7000元,直至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这样,沙院士夫妇目前共捐助xq、四川等地的17名贫困儿童,除了按时将学杂费、书本费寄去外,xx还经常为孩子们邮寄有教育意义的书籍。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为了使一名聋哑儿童走进校园,年过七旬的xx夫妇不顾体弱多病,劳苦奔波,多方联系,终于使这位残疾孩子能够享受与同龄人一样的受教育权利。
  有人问xx,你能当上院士,有什么秘诀吗?他回答:“其实,我从来没有立志要当院士,也没有想到自己会有幸被选上。我的意思是只要你努力学习,有了扎实的基础,又能在科研工作中开动脑筋,有创新精神,为国为民作出了贡献,就是个优秀的科学家,而不在于有多高的‘桂冠’。”
  “求真理,淡名利;爱科学,喜创造。炼意志,健身体;为人民,永不疲。”这是xx1999年为他的母校成都石室中学校庆而作的题词,大连化物所的研究生将xx的题词作为座右铭悬挂在墙壁上。我们欣喜地看到,xx一生追求的梦想正在影响着年轻的一代,成为他们奋斗的方向。
[责任编辑:演讲网 admin]

更多>>写作顾问

王 临
王 临
中国演讲网站长、《中国好口才》项目组组长、中国著名公文写作专家、公务员《能讲会写》创始人...[详细]

更多>>培训顾问

文若河
文若河
北京大学公众演讲与管理沟通课题组组长,中国着名口才理论家与实践家、“口才树”理论体系创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