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热线:13220535006
   演讲网全国各地分站

话筒前状态的调整技巧

发布时间:2011-03-31 09:18 作者:演讲网 点击:
精彩导读:
话筒前状态的调整技巧 为了适应主持人节目这一新形式对主持人的需求,也因为播音员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许多播音员开始了主持节目的实践,在话筒前开拓了又一片天地。 但是,由于节目形式和任务的变化,对播音员出身的节目主持人来说,业务范

  话筒前状态的调整技巧

  为了适应主持人节目这一新形式对主持人的需求,也因为播音员在语言表达方面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许多播音员开始了主持节目的实践,在话筒前开拓了又一片天地。
  但是,由于节目形式和任务的变化,对播音员“出身”的节目主持人来说,业务范围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适应这一变化并迅速将自身的各种因素调整导最佳状态,是这部分节目主持人面临的新课题。而其中直接影响节目高质量有序播出的一个十分现实和具体的问题就是:从长期录播变为直播(播出方式的改变)、从播音状态变为主持状态(播出形态的改变)、从“播”变为“说”(播出语体分改变)而引发的话筒前状态的变化。
  话筒前状态,是指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工作时的心理(包括生理)的状态,是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能否自如驾驭节目,使节目按照既定目标有序推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节目进程中播音或节目主持创作主体的情操、素养、学识、气质、经验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所有内功和外功能否得到完美展现的关键因素之一。播音员在备稿时对节目的理性分析和感性认识及由此获得的对节目的理解和把握,节目主持人对节目的策划、筹备、采访、撰稿等一系列前期工作,都是在话筒前这最后一道流程中体现其价值的。状态好、思想活跃、精力集中、镇定从容,就获得了驾驭节目的自信和能力,就能成功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反之,状态不好,杂念多,播音或主持节目必将功亏一篑。
  杂念,指话筒前一切与节目内容无关的念头。它或者表现的较为强烈,或者只在潜意识中存在间或冒出来干扰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正常思路,破坏其良好的心态。杂念直接造成播音或主持过程中的差错,影响节目质量。杂念直接影响播音或主持创作主体的创作状态,是话筒前工作的大忌。
  从录播到直播,从播音到主持,节目形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使播音员出身的主持人容易产生这样一些杂念:由于对没有完整的稿件的直播不适应不习惯,总觉得对所讲内容把握不大,比如播讲提纲不详细,对一些细节不够了解,重点词语印象不深,话题的层次转换心中没底等;对直播嘉宾的背景材料占有不充分;长期录播削弱了对稿件的通读能力,对要播读的稿件不熟,对一些拗口的字句、术语等缺乏自信,担心出错;想出色表现的愿望过强而成为压力,播讲中一旦出错就乱了方阵,不能及时调节稳定情绪;总认为自己声音状况不理想;以及工作生活中琐事干扰心情不舒畅等。
  长期的播音工作形成的心理定势是追求吐字归音的规范,追求语句的完整严密、追求表达上的准确鲜明、追求语流的顺畅、追求声音抑扬顿挫的美感等等。这是一个合格的播音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严格说,凡是话筒前有声语言工作者都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这是我们的优势。遗憾的是,目前在部分节目主持人中,这种优势却走入误区。一种情况是,有些播音员出身的主持人,为寻找“主持”的感觉,盲目追求谈话、交谈方式的放松、随意,把语言表达上的优势作为“缺陷”、“弱点”予以抛弃,追求表达上的自然主义,导致广博语言信息量减少,质量下降;另一种情况是,播音员所具备的语言表达优势又不自觉地成了自如工作的羁绊,这些主持人还不太适应以“说”为主的表达方式,在节目中过分注重语言的细节,注重语言表达的外部形式如音色、语音等,表达上的一个小小的纰漏(走音、打结等),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心理压力而紧张起来,严重时语句失去了负载的内容和目的,成了生硬的“蹦字儿”。尤其在没有完整稿件的直播中,缺乏临场组织语言的能力,经常出现张口没词、词不达意、前言不搭后语、满肚子蝴蝶飞不出的现象。它有损于主持人的形象,降低了节目的权威性和可听性。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演讲网 admin]

更多>>写作顾问

王 临
王 临
中国演讲网站长、《中国好口才》项目组组长、中国著名公文写作专家、公务员《能讲会写》创始人...[详细]

更多>>培训顾问

文若河
文若河
北京大学公众演讲与管理沟通课题组组长,中国着名口才理论家与实践家、“口才树”理论体系创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