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热线:13220535006
   演讲网全国各地分站

师 生 沟 通 的 艺 术性

发布时间:2009-10-28 17:12 作者:演讲网 点击:
精彩导读:
师 生 沟 通 的 艺 术 性 普普通通的数学课,甚至是令许多学生觉得枯燥的计算课,而且设计得极其简单,教学过程也没特别的装饰,但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甚至可以让来听课的人也如痴如醉。秘密究竟在哪里,陈老师使用了哪些沟通技巧呢? 1、真情的流露 陈

师 生 沟 通 的 艺 术  性

 

     普普通通的数学课,甚至是令许多学生觉得枯燥的计算课,而且设计得极其简单,教学过程也没特别的装饰,但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甚至可以让来听课的人也“如痴如醉”。秘密究竟在哪里,陈老师使用了哪些沟通技巧呢?

1、真情的流露

陈老师在课堂上使用最多的话就是“好”、“漂亮”、“太棒了”、“好极了”,但是在听课的过程中,我能感觉到那不是敷衍了事,而是陈老师的真情实感的流露,是全身心投入教学过程的一种表现。陈老师针对不同的问题,会提问不同水平的学生。所有的老师都会在学生表现得不错的时候,表扬学生,区别就在于这种表扬真诚与否。陈老师会在非常欣赏的时候,情不自禁的发出感叹,而且是对事不对人,因为她知道对人的表扬容易使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心理;当学生发挥正常的时候,她会微笑的点头,给予鼓励和赞同;也会在学生发挥得不是很好时,给予重新思考,继续完善的机会。

陈老师也不会轻易批评人,即使是经常犯点错误的淘气包,陈老师也会找机会表扬一番,激励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的表现欲望,让他(她)不好意思再犯了。譬如,一次在刚刚上课的时候,陈老师就看着一名经常淘气的同学,说,“××,坐得很好,不再回头了,知道自己大了,应该守纪律了,很好。”她也会在一些学生想溜号的时候,停下来,期待着看着你,等你恢复常态。陈老师不会在这件事上耽误很多时间,她知道只要友善的提醒一下,你就会全身心的投入进来,说得太多反而会影响你的学习状态和情绪。一个真诚的,希望学生进步的教师不能因为学生过去或一贯的不良行为而怀疑学生进步的能力,不能求学生十全十美,而要相信“滴水可成大海”。一个好教师就像一个好猎手,不但要时时刻刻捕捉学生的缺点,更重要的是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宣扬。在陈老师的课堂中,表扬和批评都是一种真情的流露,体现出陈老师对学生的自然而和谐的期待。

2、平等的沟通

陈老师就像学生的奶奶一样,让学生感到亲切、温暖。她经常叫学生的小名或者没有恶意的外号,像“胖胖”、“小亮”等。访谈中,一个姓陈的同学骄傲的告诉我,陈老师管他叫“一家子”。新课程追求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就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学生做朋友,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和他们交流,用朋友式的语言与他们沟通。正是因为陈老师给学生的感觉如此亲切,如此接近,学生才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和她说,才愈发喜欢这样一个老师上的课。沟通是双向,是发自内心的,只有教师真心的,平等的与学生沟通,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只有这时学习才能成为一种需要。

3、激励与诱导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很简单,陈老师没用华丽的辞藻,没有讲妙趣横生的故事,而只是几句投入的,具有启发性、诱导性和激励性的“看”、“怎么了”、“发现什么了”、“当,当,当,怎么的,还怎么的,积也怎么的”、“举手”……学生就不知不觉的开始“寻找”、“探索”、“发现”。陈老师的语言吸引着他们,数学的奥秘吸引着他们,难怪有的学生要问“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在总结因数和积的变化的规律时,陈老师用她特有的声调说到:“那你扩大,我就扩大;你缩小,我就缩小!”学生自然的也随着陈老师念出声来,一起用重音强调关键的地方,一遍不行就再来一遍,直到学生注意了“重点”的地方才行。这些“枯燥乏味”的定律,也由于她音乐般的语调和轻重音的交替变化,变得生动有趣了。我问学生们,“读好几遍,你们不觉得腻吗?”“不腻,不腻,好玩”,“有的地方得重读,像‘还有’、‘就’、‘也’什么的”,“一点都不累”,“有时候打铃了,我们还说,‘怎么这么快就打铃了?’”“就感觉过得可快了!”

4、体态语的运用

小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特别有积极性,但是老师不可能每个人都叫到,于是有的同学急着要回答问题,就可能会在底下喊,陈老师对这种现象没有不耐烦,而是用一种儿童的方式来解决。一次在课堂上就有一个小男孩为了回答问题,在底下一个劲儿的喊“老师,老师!”,陈老师就把手放在嘴边,“嘘!”男生立刻听话的放下了手,听起别人回答了。陈老师也会在恰当的时候叫这样的学生回答问题,一方面给了其他同学机会,一方面又保护了他的自尊心。

陈老师在课堂上的“小动作”特别多,她把手放在鼻子前边,往前一捏,叫“凑整”;约等于就会把胳膊做成波浪状;就连说一道减法题,她可能也会满怀激情的表演一番。同学们总会对这些小动作,娴熟于心,有时候老师的动作很可爱,他们就会跟着一起开心的笑,我想他们一定很喜欢陈老师的样子。

陈老师眼神的作用也很大,当你溜号的时候,陈老师会用关注的眼神来暗示你,为什么不听课,是听不懂吗?还是,觉得没意思?她当然能看出来你是不是真的听懂了,要是没听懂的话,她会耐心的再讲解一遍;如果是你自己淘气了,她这么一看你,你反倒不好意思了,于是乖乖的参与进来,积极的思考问题;当你表现得好的时候,陈老师会给你鼓励、欣赏的眼神;如果你需要帮助,有困难,陈老师会亲切的看着你,像在询问“需要帮助吗?”

聆听学生的发言也是一种重要的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即使有的时候,学生的发言有些啰嗦,陈老师也会很认真的倾听,找出其中关键的地方,给予启发和点拨,让学生能够自己找到正确、恰当的回答。陈老师还要求学生们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这既表现了对同学的尊重,也能通过其他同学的发言开阔自己的思路,学到不同的思维方法。同时,发言的学生也会因为受到重视和鼓励,而倾向于给自己积极的评价。

5、“好玩”——教学中的幽默

 “学中玩,玩中学”是学生自己对他们和陈老师一起学习数学那段日子的总结。在访谈中学生这么说:

生3:陈老师说话好玩,陈老师说啥(指他们回答问题时),“Ok, Very Good!”(模仿陈老师,众笑)

生4:对,然后给我们整手势(用手作OK状)。

生1:对,根本就不像课堂,气氛特别浓!有时候,陈老师在黑板上写题,你一举手,陈老师说:“你答吧。”然后,那同学马上就上前面,画图开始讲,陈老师也从来不说。

生4:就是你举手,老师招呼你了,你没跟老师说你要上前面去,你就可以到前面去画图,去讲,代替她讲。

生1:然后,ΧΧ上去了,陈老师就倚在桌子上,给我们做鬼脸……(众开怀大笑)

陈老师上课还教学生“不许外传的祖传大法”(一个学生说:“后来我们发现其实都在书上,陈老师就为了吸引我才那么说的”),把不用算出来的数用“一毛”、“二毛”、“三毛”来表示,“在线段图上画小人儿……”用学生的话说,“陈老师的课就是玩”,“让我们在快乐中、游戏中得到学习”。

陈老师还会“自己说自己坏话”,像“死老太婆”、“该打”、“欠揍”之类的。有一次听课的时候,陈老师总是把一个学生的名字说错,于是她就自我解嘲的说,“老师真差劲儿”,于是师生就大笑,学生不会再计较老师又把自己的名字叫错了,陈老师也因此加深了对这个名字的印象。

“陈老师上课就跟平时聊天似的”访谈的一个学生这样说,其他同学也一致赞同,“就是每讲一个新题的时候,陈老师都给我们讲一个特别特别长的故事……”“可有意思了,我们都愿意听”,“每次都愿意听”。在学生中间流传着许多陈老师的经典故事:“买鱼专业户”、“肌肉块儿”、“磕掉大门牙”等,一提起来,所有被访谈的学生都滔滔不绝、兴奋不已,仿佛又回到了那些陈老师给上课的日子。

幽默是师生沟通的润滑剂,可以化矛盾为乐趣;可以制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可以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陈老师寓教于乐,寓学习于幽默,难怪学生一致认为陈老师的课“好玩”了。

6、承认自己也有错

陈老师对待学生总是鼓励加欣赏,而对待自己却非常严格,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和要求是否合理。同学们说,如果陈老师错了,给她提出来,她也不生气。有时候,她还会在全班同学面前做检讨。

访谈的时候,学生们回忆说:

生3:就有一次,陈老师让我们写数学公式,然后让用中算草,结果写得密密麻麻的,后来陈老师讲,“作业都赖我……”

生4:对,写不下。

生4:还有一次讲角,要用量角器,她让咱们买量角器,然后,咱班老多同学都没买。

生5:对,她最后自我检讨来着。

生4:她自我检讨了。

我:她检讨说的啥呀?

生5:“我不应该跟你们吵”,她说,“我就前一天告诉你们的,”

生3:陈老师说,“我没有提前告诉你,这一晚上,你要买不着了,就一个晚上的时间,买……”

生1:陈老师说,“是我不对,没在你们本上写,有可能就忘了,小孩儿……”

生3:还有就是,有的同学没忘的话,在附近没有什么商店的话,就……

生1:或者到家都五点多,商店都关门了,然后,她就自我检讨。

我:那你们当时有什么感觉?

生3:我们当时就感觉自己不对了。

生5:都觉得很内疚!

生3:然后了,第二天陈老师也没讲。

生4:那天好像是星期四,然后说,周末买。

我:她也没讲新课?

生5:没讲新课。

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老师也是人,当然如此,关键是在做错了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陈老师给学生留的作业多了,学生的作业写得太密,她会很抱歉的说,“都赖我”。很多老师布置的任务,都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学生完不成是学生的错,不去批评学生一顿就不错了,还要自我检讨?因为自己布置的任务不合理,陈老师会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不讲新课,这在很多老师看来更是不可能的。一个老师能够全面的看问题,不把自己的要求当成学生的金科玉律,从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及时纠正由于自己疏忽而造成的错误,学生不但不会觉得老师出尔反尔,没有原则,反而会像老师一样检讨自己,“自己也很内疚”。批评,在有些情况下,是多余的,如果学生真的错了,老师不说什么,给学生自己思考、反省的时间,反而能让学生更深的反思自己的做法,改正自己的缺点,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个教师接受了自己的不完美,她就可以接受学生的错误、无知和不完美。有缺陷的老师才是真正和学生平等的人,而教师的自我剖析有助于缩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距离。同时,教师越是能够接纳自己过去不愿意正视的一面,就越容易放下自我防御的面具,越能够在与人沟通时流露出源自内心深处的真实,也就越有人情味,越能够对学生产生感染力。

7、“废话”的作用

陈老师在上课之前总是愿意讲一些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事儿,学生们这样对陈老师讲这些可能被认为是“废话”的行为做了解释:

生1:我觉得陈老师的“废话”不算“废话”。

生5:陈老师不讲废话。

生:对!

生5:好像陈老师(讲的)这个跟课堂无关,但是有用。

生1:就是南斯拉夫那个,就轰炸大使馆,(大家笑)

生1:陈老师第一次说吧,然后我们就觉得,是数学课,还是什么课,还是讨论课?

我:噢,你们还讨论了挺长时间,

生1:然后,陈老师就告诉我们,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侵犯别的国家,

生5:我们要好好学习,以后建设中国什么的。

生:对,对,对!

生5:最终来讲,最开始是一个对于一些课堂无关的事儿,最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

……(他们后来还谈到了因此而三个月不吃肯德基的事儿。)

这个我是深有体会的,听课的过程中,陈老师就“王伟事件”就曾经在上课的时间和同学讨论了足有10分钟,大家很严肃的探讨国家大事,关心王伟的安危,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样。这真的不仅仅是数学课了,而数学课也不应该仅仅是“数学课”吧。祖国都与自己联系在一起了,还能不好好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吗”!

师生沟通技巧是教学技巧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近年来,人们对大脑构造的研究发现,思维中枢是在情感中枢之上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先有情感中枢,再有思维中枢。因此,情绪对思维有着强大的干扰作用。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就是,学生只有对学习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才会积极的投入;只有对教师产生尊敬、好感、信任等正面的情绪时,才能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教育和沟通技巧唤起学生的情感,再进行逻辑层面的教学时才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

陈老师正是灵活的运用这些沟通技巧,和学生建立了融洽的师生关系,才在教学中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浅谈“师生沟通的艺术”
[责任编辑:演讲网 admin]

更多>>写作顾问

王 临
王 临
中国演讲网站长、《中国好口才》项目组组长、中国著名公文写作专家、公务员《能讲会写》创始人...[详细]

更多>>培训顾问

文若河
文若河
北京大学公众演讲与管理沟通课题组组长,中国着名口才理论家与实践家、“口才树”理论体系创始...[详细]